欢迎光贵广旅游网,贵州、广东旅游资讯及时发布,了解周边动态,游玩攻略就上贵广旅游网!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
,
您现在的位置: >贵广旅游网 >广州旅游 >

长堤大马路 老广州至潮至旺数“海皮”

来源:未知   青海之窗   更新时间:2015-01-30 15:51

  长堤大马路是广州最早修建的骑楼街。

  800米的长堤大马路是广州民营经济的有力演绎。

  长堤大马路地处沿江路金融服务带,隶属沿江路金融商务区,街道风光秀美、骑楼林立,是“十里洋场”商业文化发源地和广州金融发源地。

  爱群大厦是民国时期广州的地标性建筑。

  对于时下年轻人,长堤大马路是风情酒吧街;对于金融才俊,长堤大马路意味着商机和财富。却鲜有人了解,骑楼、茶楼、戏院和商贩交织的商业图景才是老广记忆中喧闹繁华的长堤。

  长堤大马路是广州最早修筑的骑楼街。1920年,民国市政府在珠江边修堤建路,意欲建立新的商业区。在710米长、12米宽的街道上,巴洛克式风格的骑楼拔地而起。道路东西两端与沿江西路相交接,呈弧形走向。长堤大马路位于广州河北“海皮”(意指珠江旁),在广东有如上海外滩一般的地位。著名的老字号就有大三元酒家、大公餐厅、先施公司、华夏百货公司、海珠大戏院等。虽然这里辉煌不再,但它依然带给我们一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都会的感觉。

  今日的长堤大马路上,商业中心已转型为民间金融街,银行、证券公司、投资公司取代了百年的酒楼、百货和商铺。物是人非,繁华依旧,骑楼的一砖一瓦犹在,似乎还在诉说当年长堤商贸繁华的盛况。

  十里洋场始于筑堤

  翻开历史的卷轴,长堤大马路、沿江路、靖海路等街名带有水泽之意,也向人们透露出长堤大马路最初正是处于汪洋之地。据史料考究,清朝初期,长堤大马路所在之地曾是珠江河道,后来河道淤塞,淤泥沉积,最终于清朝末年形成了陆地。

  由于常年河水暴涨,珠江两岸街道泛滥成灾,有商人建议修筑长堤。据《张文襄公全集》,张之洞于1889年初批准开筑长堤。除天字码头一段以外,河北岸长堤分沙基段、黄沙段等十段修筑。1904年末,靖远街首段堤岸修筑完工。1906年7月,东濠口段落成。1914年,沙基段长堤完成。《粤海关十年报告》记载,至此,长堤“提供了一条从沙面直达广九铁路大沙头终点站的马路——该马路宽50英尺,全长2.25英里”。

  1912年—1921年,修堤期间,长堤范围内加建了九座大型码头,方便通商口岸的来往贸易。水陆交通的便利,使长堤大马路替代广州西关、东山等城中心,迅速成为新生的商务贸易干道。乘轮船而至的商人一下船,便与来往的行人、吆喝的小贩以及人力车夫会合,一同涌入长堤寻求商机。

  自开埠以来,长堤就是各国洋商、洋行的必争之地,外商在此买地皮建洋房,使长堤至沙面一带成为西方国家在中国贸易的据点。

  上世纪20世纪初,长堤路上酒家、旅馆成行成市,海外华侨及港澳商旅很喜欢住在这一带。当酒店还称为“客栈”时,有些船只半个月才来一次,客人往往一住就是半个月以上。远赴南洋的华侨经常向家里寄一些必需品,有时是托远航的船只运来,但由于无法直接送到家中,就寄放在长堤的旅馆里,再从这里转寄或让家人到这里领取。

  滔滔珠江,舟楫如云。据记载,景泰轮船代理公司、广和行船务代理、广州航政局都曾建在长堤大马路。这里面临珠江,江畔千帆竞渡,从各地开来的大小船只,到这里停帆又启程。江边的长堤,每日迎来送往客人,每天总有人从这里踏进广州,或从这里走上旅途。

  时髦长堤百货云集

  时光回到100年前,民国成立后,孙中山号召实业救国,大量华侨与港澳同胞归国置业,民族资本家纷纷抢占长堤“金滩”,选址长堤建基立业,民间资本蜂拥而入。一时间,商铺、银行、茶楼、戏院林立,长堤一举成为广州城新兴的商业中心。

  长堤因毗邻珠江,来往省港澳水陆通达,得商业“风气之先”。1914年香港先施公司选址长堤,成立了内地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。随后,蔡兴、蔡昌募集华侨资本于1918年在长堤创办大新公司,30年代华侨陈卓平等人集资回广州兴建爱群大酒店等。

  20世纪初,长堤诞生了中国第一批现代百货公司与酒店,在此内地商埠以经营苏杭杂货为主。先施、大新等新百货公司一改传统,仿照国外的“商业零售革命”,在国内首创明码标价、橱窗陈列、分柜售货等,大受买家欢迎,全国商界纷纷效仿。除此之外,还在天台设游乐场,使传统商埠成了购物、娱乐的综合场所。商贸创新迭出,改变了岭南当时的商业面貌,还渗透进广州人的寻常生活,“逛公司”成了广州市民的时髦之举。

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入主长堤的商埠大都自建洋楼,吸收西方建筑艺术风格,兼具岭南特色,狭长的街道两旁骑楼连排。街道两岸车水马龙,人声鼎沸,是富商巨贾、政要名流汇聚,平民百姓心驰向往之地。

  西堤岸边的爱群大厦曾是“南中国之冠”,由同盟会会员陈卓平先生集华侨资本而办,作为香港爱群保险公司的“信用凭证”,选址长堤因其可当“马路繁荣之冲,水陆交通之会”,登高望远,可览宴集之胜。1937年爱群酒店落成,名流政要都以涉足爱群为荣。

  在老广的记忆中,不足千米的长堤大马路上还有“广州”、“西濠”等影院,夜幕降临时,楼宇霓虹闪烁,长堤一带成为珠江沿岸的璀璨明珠。据《广州市志》记载,广州戏院于民国时发展至顶峰,东亚戏院、海珠戏院、羊城戏院、海珠大戏院都曾建在长堤大马路上。其中,海珠大戏院名噪一时,粤剧名伶白驹荣、马师曾、薛觉先均来此演出,在此表演成为荣耀与身份的象征。

  新中国成立以后,长堤大马路依然是城市的中心,百货流通业依旧兴盛,不过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,许多商铺经营不佳,老字号或倒闭或搬迁,长堤大马路风光不再。

  民间金融风华尤在

  “弭水患、兴商务”,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带给这条大马路太多值得纪念的遗产,走在街上不得不被当年繁盛金融所流传下来的痕迹所震撼——“广州金融第一街”名副其实。

  民国以前长堤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典当行为主,“当铺多过米铺”,为市民经济周转和从事商贸之便。民国以后各大民营银行拔地而起,传统金融业、官办银行和民营银行三足鼎立,成为历史上银行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。

  当时的银行与国家的发展紧密关联,1924年孙中山在南堤成立了中央银行,该行虽成立时间短,但为国民革命、北伐战争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。

  在西濠口显著位置上,市立银行坐落于三角路口,市政建设时通汇和放贷业务繁忙,鉴于有广州市政府这个“后台”,进行了一系列业务活动和扶持计划,为“建设新广州”的时代需求提供了有益的经济方面的借鉴。

  民营银行更是数不胜数,兴中商业储蓄银行、南方事业储蓄银行、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广州分行、广东银行有限公司广州分行、华商银行、大信银行……其中不乏华侨的身影。新式银行以民办方式涌现蔚为壮观,由此可以窥见民营经济的活跃。时移势易,这些银行几易其名,业务在适应时代而变更,有些依然承担着银行的业务功能,而有些则变身为其他业态,例如金城银行广州分行转身为金融博物馆,成为百年珠江两岸的历史变迁的见证。

  据《保险年鉴》记载,这里也是保险业的发源地。光楼是这里最早的西洋建筑之一,当时光楼为市立银行所用,除去首层外,楼上各层均为保险公司。“未有长堤,先有光楼”,光楼引领长堤的金融,据说爱群人寿保险公司在此建设爱群大厦也是受其影响。

  长堤的荣耀随城市重心的东移被按下了暂停键,商业和金融均往新城涌入,长堤风光不再。直到2012年,政府为重振长堤昔日辉煌,让“金融第一街”恢复历史风貌,开始着手相关的保护政策,对长堤大马路的街区布局、产业形态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。新时代下,小微金融机构崛起,过往的典当行不再独当一面。小额贷款、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,处处的LED滚动字幕让昔日长堤的鲜血又流动起来。

  地方志说

  清末,广州城区珠江堤岸进行大规模整修,1910年完成筑堤工程。1920年开始修筑长710米、宽12米,东连海珠桥头、西接孙逸仙医院的长堤大马路。1931年,在长堤大马路之南又填筑东自龙王直街、西至仁济路口的河岸,筑成新堤大马路(今沿江西路),原为河岸的长堤大马路成为内街。

  清末民初,长堤一带百肆杂陈,帆幔林立。五仙门码头近在咫尺,装载大宗货物的大舢板在珠江上来来往往;快艇、划艇、舢板、紫洞艇穿梭其间,装货卸货,或停泊或起航。水上商贸活动的繁忙,催生岸上商业的繁荣。百货业、旅店业、餐饮业等商业业态纷呈,其中,又以旅店业为最。当时,长堤大马路一带除传统的广泰来、名利、平安、海珠等老字号客栈,现代高档酒店渐次崛起。先施公司附设的东亚大酒店1914年建成开业,其结构之高华,陈设之奇丽,堪称百粤之冠。1922年,城外大新公司附设的亚洲酒店开业,为当时全市最高。1927年,新亚大酒店在长堤大马路一侧的西濠口开业,紧接着1932年,新华大酒店开业。1937年夏天,高15层64米、被誉为“南中国之冠”的爱群大厦竣工,使长堤大马路的旅业多了一处“广州之最”。20世纪30年代广州旅馆业最兴盛之际,城中旅馆、客栈达到401家,80%分布在长堤一带。时至今日,行走在长堤大马路上,仍处处可见酒店、宾馆的招牌。

 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张丽蓉

  记者手记

  在长堤遇见商都的过去与未来

  广州被誉为千年商都,而长堤大马路则是商都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有力演绎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廖伟阳曾在长堤大马路打工,在华夏百货公司当过小职员。80年代到90年代的长堤大马路,沿江路都是广州零售商业。“以前我们叫做第一商业局,那个时候是非常繁华的地带。随着广州市政府对东、西、南、北城市商业网点规划、布局以及腾笼换鸟的方法,就把传统的零售百货业逐步做了一些调整。”

  广百副总严盛华曾经也在长堤待过一段时间,最辉煌的中百站,这是负责华南五省所有的百货产品,华南的商品必须要在这里拿货。还有广东省百货公司也在长堤大马路。他说,这些都是历史上百年积累,形成的商业气候,但这些都不能复制了。

  岁月更迭,长堤大马路历经繁荣、沉寂与复兴的嬗变,成为岭南商业文化中璀璨风华的一笔。800米的马路,传统商贸与现代金融结合,长堤的商贸发展从未落伍,站在长堤大马路就好比见证了一部跌宕百年的广州商业史,外贸、典当、保险、百货、现代金融……令人回味无穷。长堤大马路的未来依然充满想象空间!

  街坊声音

  老字号点滴记忆在心头

  羊城戏院、爱群大厦、胜记饭店、大钟楼……一个个曾经赫赫有名的招牌和名号,在老广州心中构筑起繁华热闹的长堤记忆。对在长堤大马路上出生、成长的谢小姐来说,同样如此。

  说起长堤往日的景象,谢小姐历历在目。“这条路当时很旺,吃喝玩乐的都有。”当年的长堤大马路上,骑楼上悬挂起醒目的商铺招牌,骑楼下过往行人鱼贯而行,两旁挤满了做小生意的小贩。偶尔一场骤雨袭来,小贩和行人一哄而散,马路便成为谢小姐和同伴玩乐的场地。“碰上下大雨,涨潮了,马路上全是水,我们一栋楼的小孩就会跑下楼去玩水。”

  去大三元酒家喝早茶成了谢小姐孩童时期的另一乐趣。以往每周六,谢小姐一家固定在大三元聚餐。“那时候小,广州还没有那么多娱乐的地方,能去喝早茶就很开心了。”说起大三元,谢小姐还能描绘出它的样貌:一走进去就看到红色的背景,上面雕饰着龙凤图案。二楼就像U型的大厅,摆满铺着白桌布的圆桌和包布椅子。“那时候流行这样的装修风格。”

  “点心车在桌子周围转,食客去抢牛肉丸、肠粉,去晚了要等下一车出炉。”谢小姐认为,对很多人来说,大三元酒家有着更特殊的意义。“那时候的爱群相当于现在的希尔顿,而大三元就是小市民聚脚的茶楼,更大众化。”

  上世纪末,长堤大马路上的许多老字号纷纷结束营业。对谢小姐来说,随之结束的是童年成长的回忆。生于斯,长于斯,长堤承载了老广的情怀,但记忆意味着过去,旧时街容街貌早已飘荡在历史长河的尘埃里。

  ■分享地名背后的故事

  您是否了解,您身边街道背后不为人们熟知的故事和历史?您是否还记得,这座城市的街巷曾经带给您记忆和感动?写下它们吧,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记忆与情怀。

  我们期待您,与我们,与城市,一起分享您的故事。

分享到:
编辑推荐
更多精彩热图
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
Copyright 2008-2018 贵广旅游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、复制或建立镜像
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*768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粤ICP备09087534号